一組最新數據令人眼前一亮:河南中醫類醫療機構數量、開放床位數量和從業人員數量均居全國首位;中藥材發展規模、產量、產值進入全國前3位;四大懷藥、南陽艾草、豫西丹參等中藥材產業具有核心競爭力。

▲國醫仲景南陽艾草種植基地(河南日報攝)
“我們的中醫藥這么厲害呀!”5月12日,在河南中醫藥大學中醫館,一幫前來參觀的小學生發出驚嘆。醫圣張仲景的故鄉就在河南,“全國第一個縣級中醫藥管理局”1989年在鄧州成立,全省生產的中藥材有2700多種……聽了中醫館工作人員的介紹,孩子們增長了知識,也增強了自豪感。
目前,河南共有中醫醫院637家,綜合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普遍開設了中醫科室。不僅如此,全省85%的鄉鎮衛生院和80%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已開設了規范化中醫館,把中醫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,真正打通了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▲國醫仲景南陽艾草種植基地(河南日報攝)
“像頸椎病、腰椎病、肩周炎這些常見病、慢性病,中醫藥治療效果好,而且方便實惠?!焙幽鲜⌒l健委中醫處的徐宏偉說。
3名國醫大師、3名全國名中醫、4名“岐黃學者”、72名全國名老中醫……河南中醫藥界大家云集,至今仍活躍著一批上年紀的中醫名師,比如93歲的國醫大師張磊、79歲的國醫大師唐祖宣、82歲的全國名中醫毛德西等。如今,他們衣缽有傳:2名青年“岐黃學者”,兩批全省中醫藥優秀人物、青苗人才等異軍突起,中醫藥特色人才隊伍不斷壯大,河南向中醫藥強省邁進的步履越發堅實。

▲國醫仲景艾草種植基地(河南日報攝)
值得一提的是,2021年河南省將開展“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”活動,要在全科醫生隊伍培訓中,全面加大中醫藥科目的融入力度,讓更多中醫藥人才把“根”扎在基層。
不久前,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了14家中藥重點實驗室名單,依托河南中醫藥大學建設的“中藥安全研究與評價重點實驗室”上榜。
在河南這片沃土上,中醫藥科研“大樹”碩果累累,特別是建成了呼吸疾病中醫藥防治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,全國僅此一家。2020年,全省中醫藥科研獲得了兩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、46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。從實驗室到臨床,傳統中醫藥在守正創新、傳承發展中,不斷發揚光大,不斷“圈粉”。

▲國醫仲景南陽艾草種植基地(河南日報攝)
很多人記憶猶新,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,從第一時間建立中西醫協同救治機制,到全省印發中醫藥預防方案,再到統籌全省中醫藥資源系統化參與,河南進一步擦亮了“醫圣故里”的新形象。
一棵艾草改變世界、一枚銀針聯通中西、一縷藥香跨越古今。在河南,以南陽為代表的一些地方正全力弘揚中醫文化,闖出教育、文化、醫療、產業并重的中醫藥發展新路子。從“醫圣故里”到中醫藥強省,距離有多遠?河南“十四五”規劃綱要給出了答案:創建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,實施“仲景人才工程”,推進豫產道地藥材和優質中藥材基地建設,推進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,等等。傳承中醫文化、弘揚國藥精粹,河南正孜孜以求、不懈探索。
招商專線:189 3777 3030(微信同號)
艾草產品專線:185 9599 0098(微信同號)
艾草種植專線:185 9599 0097(微信同號)199 4932 8678(微信同號) 眼部產品咨詢:186 3776 6880(微信同號)